水量2-200M3/H
移动方式底座固定式
额定转速2900r/min
级数多级
汽蚀余量4M
结构原理离心式
电压380V
驱动方式电动
输送介质水
叶轮结构封团式
叶轮吸入方式单吸式
工作原理高山送水排水抽污 矿山油田 城市工程给排水
加工定制是
输出功率12-1000kw
颜色其他
叶轮数目多级
公称排量6-650mL/h
输入功率12-1000kw
出口直径40-200mm
.卧式多级泵内声响反常,泵不出水。
缘由:进口管路阻力过大,吸水高度过大,有空气进入吸水管,运送液体的温度过高。
解决方法:查看进口管路有无阻塞,整理底阀,下降液体温度或下降吸水高度。
缘由:卧式多级泵轴与电机轴不同心,叶轮不平衡,轴承空隙过大。

面积比优化设计仿真Ato在65m2,70m2内取某一具体值进行面积比优化。保持Are为初始设计值不变,考察Ato=70m2时不同的面积比对COP的影响,如所示。由a可知,COP和Qc随面积比的变化趋势相反,在面积比为1左右时,系统获得大的Qc,而对应的COP值很小;面积比在1.5左右时,由b和c可知,在优化面积比范围内,两器内水的流速及其压降均满足设计要求(pew超出了约束范围,但幅度不大)。b和c中水流速和阻力在面积比接近1时的突然升高,是由于换热器型号的变化引起的,进而引起了管程长度的突变。
回热器与两器面积配比优化设计仿真根据上述仿真结果,本文所研究的矿用卧式多级泵系统总面积优化区间为65m2,70m2、两器面积比优化区间为1.1,1.6.分析表明,回热器面积变化对压缩机排气温度影响很大,也影响系统COP的大小,因此,还应研究回热器与两器面积配比问题。为两器不同面积比下回热器面积变化对系统性能影响仿真结果。由a可知,在Are不变时,面积比越小,Qc越大;在同一面积比下,Are越大,Qc越小;在众多工况点上,满足设计供热量要求的有工况14.但由b可知,在工况14中,工况4的排气温度已超过系统排气温度限值;由c可知,在工况13中,工况3具有高的COP.于是,取Are=7.0m2,面积比为1.4.
按照设计条件所完成的高温卧式多级泵单一部件(如压缩机、两器、回热器、节流机构等)的结构设计在组成系统后,高温卧式多级泵系统的制热量、压缩机吸气量、中间吸气温度、冷凝器和蒸发器水侧阻力等主要性能参数与设计值相比都发生了较大变化,即单一部件的初始设计结果之间存在不匹配性。在压缩机型号已确定的前提下,优化设计换热器的换热面积是解决该问题的有效途径。
高温矿用卧式多级泵COP随两器总面积的增加而增加,但COP对总面积的相对增加幅度较小,即通过增加换热器总面积的方法来提高系统COP的意义不大,反而增加了设备的造价。在两器总面积优化过程中,系统设计供热量是一关键性约束参数,根据该参数即可确定总面积合理取值区间,在此基础上再考察其他约束条件的合理性。

多级离心泵组装--5点注意事项
多级离心泵组装时应注意的问题如下:
1、多级离心泵在组装时,所有螺栓、螺母的螺纹都要涂抹一层铅粉油。
2、组装后一级叶轮后,要测量其轮毂与平衡盘轮毂两端面间的轴向距离,根据此轴向距离决定其间挡套的轴向尺寸。
3、挡套与叶轮轮毂、挡套与平衡盘轮毂之间的轴向间隙之和为0.30~0.50mm。因为多级泵在开车初期,叶轮等轴上零件先受较高温度的介质的影响,而轴受热影响在其后,它们的膨胀有时间之差。留有0.3~0.5mm的轴向间隙,是为防止叶轮、平衡盘等先膨胀而互相顶死,以致造成对轴较大的拉伸应力。
4、装平衡盘座压圈时,要将其上面的一个缺口对准平衡水管的接口。否则,平衡水管被堵死,整个轴向平衡装置就失去作用。
5、长杆螺栓在组装之初,只能略微紧一紧。带整台多级泵在现场就为之后,在根据记录数据对长杆螺栓进行紧固。紧固时一定要对称操作,否则将造成各段之间密封不良。
以上资料由 长沙多级离心泵厂家—-长沙东方工业泵厂整理提供!

轮中固体颗粒运动轨迹的明确结论;并且采用统计方法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确定颗粒在矿用多级泵叶轮进口的运动参数,可以为叶轮的设计和磨损研究提供有益的实验证据。试验结果分析:粗、细颗粒对运动轨迹的影响对于密度大于水的颗粒,不论其颗粒大小如何,在从叶轮进口至出口的运动中,都有向叶片工作面靠拢的趋势,只不过其靠拢的速度和位置不同。对于质量小的细颗粒,其靠拢的速度较慢,一般集中于叶片出口区域和叶片相撞。随着颗粒质量,其靠拢的速度加快,与叶片相撞的位置向叶片进口移动。对于质量大的粗颗粒,大都与叶片进口部位相撞。大颗粒一进入流道就离开工作面,并不因为质量大,而是与叶片头部撞击的结果。从叶片进口处可以看出,由于惯性力作用,粗颗粒在叶片进口处的相对运动角比细颗粒更小,更易向叶片头部靠拢,与头部相撞。其中一部分颗粒与叶片头部相撞后,落到靠近叶片工田爱民,等:矿用多级泵泵叶轮中颗粒轨迹与磨损的关系作面的流道里,由于颗粒与叶片撞击力的作用,颗粒离开工作面运动,不再与叶片出口工作面相撞。一部分颗粒和叶片头部相撞后,暂时停止了前进,在这一段时间,这些颗粒和叶片进口边一起绕泵轴旋转,获得一附加矿用多级泵力,而后落入靠近叶片背面的流道。细颗粒由于惯性较小,在叶片进口不会集中向叶片头部运动,但在流道中运动时不断偏向叶片工作面,使叶片出口处颗粒浓度,造成该处叶片严重磨损。这是由于颗粒进入叶片区之前,要由轴向运动变为径向运动,很多颗粒与后盖板内表面相撞。可以认为碰撞是弹性的,能量损失很小,这样碰撞前后的速度几乎不变。但是反射角决定碰撞位置,由此造成颗粒进口速度的平均值基本不变,而进口角有一定的离散性。叶轮转速的影响,叶轮转速的提高,使颗粒轨迹的包角ψ的统计平均值加大,而颗粒的停留时间变短,随着转速的提高,颗粒的惯性加大,颗粒就更趋向叶片压力面,从而其磨损。
长沙东方工业泵厂 多年老厂 品质保证 信誉良好 服务客户
http://www.csdfgyb.com